"我的微積分學習摸不著方向,我要準備放棄了""如何拓展數學思維?"
"形勢與政策是門怎樣的課程🖐🏽?我們能參與課堂討論嗎7️⃣?"
2012年9月19日晚上,南區社區學院三樓燈火通明🦸🏿♂️。面對著團團圍坐的2012級新生連珠炮般地追問,英語系的蔡青紅老師🤾🏽♂️,微積分老師姚維利🖕🧂、形勢與政策課教師顧曉英、計算機技術導論課教師陳章進👯、生命科學導論馬忠良等老師微笑地回答著同學的問題。
這裏不再是課堂上老師追問學生🧔,而是學生追問著老師。這是"相約社區學院——大類課程師生面對面"的活動現場☢️🤰🏿,一圈又一圈的圍坐,一個接一個的學生提了一串連一串的發問。現場老師們或激情四溢🤐、或妙語連珠,或輕松詼諧,或娓娓道來,或語重心長的回答🛂,場面熱烈,氛圍寬松🧑🧑🧒。發問者全部是來自2012級三大類及基礎班的學生,解答者全部是來自各院系一線的公共基礎骨幹教師👩🦱,更讓同學們欣喜的是我校本學期外請的北航教授、國家級熊猫名師李尚誌教授和生命學院許政暟教授也自始至終三個多小時安坐在此,與廣大同學展開了親密互動👨✈️。
這場由教務處牽頭、社區學院協辦的師生面對面交流活動💭🥭,著實讓2012級大類的同學們興奮了一把👲🏼。剛進大學才2周多學習,他們面臨與中學截然不同的教與學,面對新課程🧔🏼、新要求,他們充滿著未知和迷茫🧑🏼🏫。為此,教務處聯同社區學院、公共基礎開課學院課程組精心籌辦了這次師生的互動🤦🏿♂️🔙。
老師們熱情回答了學生們最關心的、最渴望得到回答和指點的問題。李尚誌教授和許政暟教授等更是結合自己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學術造詣,給了學生課程外更多的人生導引👣,他們諄諄勉勵同學們學會學習,自強不息🧌。
由於理工大類活動課結束得較晚,面對面活動持續到了9:00,可不管是6點便到的學生還是課後匆匆趕來的同學,個個意猶未盡👇📠。一個女生說,老師我輾轉了多門課程的教師圈,"我有些問題還還沒來得及問呢👭🧎♀️➡️,不過通過其他同學的提問,自己也受益良多。"
一晚上⚃,理學院數學老師姚維利、姚鋒平教師🖐🏻;生命學院許正暟、宋紅生、陳沁、鄧誌瑞老師和黃海、袁曉君、馬忠良、陳桂芳、王偉、王剛等多名骨幹團隊教師👳🏼♂️👺;外語學院雷遠旻👷🏿♂️、蔡青紅🙎🏽♀️、張嵐等3位教師⇾,計算中心陳章進和吳亞馨老師,社科學院許靜儀、陳蕾🙎🏼♀️、進修教師嶽柏冰老師和廣大同學進行了面對面的熱烈互動🌋!
各個區域的各門課程接待活動有條不紊地展開👫🏻。同學們咨詢的問題不斷深入,不少同學邊交流邊做筆記👨🏿💻👨🏿🏭。互動都持續了整整三個小時,直到活動結束♐️,還有好多同學圍著名師、教授,遲遲不肯離開。新生們只是感嘆時間太緊🌱,一晚上面對面這麽多名師、大師🦸🏽♂️,親自見證任課教師們如何課堂內外教書育人🍈,他們沉浸在幸福和智慧的感動中。應廣大同學要求📣,學校還將組織通識課教師進社區學院與廣大學生面對面互動⬅️。
本次面對面活動得到社區學院黨政領導和廣大輔導員的熱情支持。常務副院長宋少滬、副院長何幼樺♥︎↙️、副書記謝寶婷攜陳然、趙知為等老師🪄,教務處一年級辦黃歡、胡瑕老師等一直在現場內外默默為師生服務🍞。(教務處胡瑕、殷曉)
|
|
|
|
|
|
|
老師教給了我們學習微積分和思考問題的方法,要註重理解教材定義、例理,掌握其思想方法🧑🏫。
|
|
|
|
參與這次活動🈹🏇🏻,幫助我更加了解各個學科👨👨👦,及時調整自己學習方法和學習重點。對學科有了更多的掌握。同時,也了解到學科考試模式,讓自己能夠明確學習目標,高效學習👨🏼💻。
|
|
|
|
時間不夠,接觸到的不夠多,能一個個接觸會更加好🚕,三大類老師為一組共同碰撞🫅🏻🫸🏿。
|
|
|
|
與大師對話,開闊了視野🧕🏿,發散了思維!如果能與更多老師接觸(自己感興趣的)✯,那就更好了!
|
|
|
|
課堂之外的老師們都好可愛,喜歡與老師們交談的感覺,一個快樂而難忘的夜晚,希望以後能經常有這樣的機會🕜🦹🏽!
|
|
|
|
與老師們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同樣也領悟了老師們的風采,讓我受益匪淺🚌!謝謝各位老師👨🏻🦰!
|
|
|
|
從活動課結束直奔來聽李老師的講解,覺得微積分好復雜🆚,與以前所學的完全不同☝🏻,李老師太有才嘞🦺,也講得很深奧,讓自己覺得好好認真學好,向李老師學習!
|